人们几乎已经进入了一个谈糖色变的时代。
当代糖的出现终于可以打破甜蜜魔咒时,新的焦虑又诞生了——2月末,《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赤藓糖醇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相关。
消息一出来就在国内引起了巨大讨论,只看到结论的人们慌了,“完美代糖赤藓糖醇跌落神坛”“代糖有害实锤了”等言论一时甚嚣尘上。一位网友说,“赤藓糖醇不安全了这个研究我真的惊恐,我已经用它代替白砂糖七年了,它不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天然甜味剂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其所说,赤藓糖醇一直被视为最安全的代糖。它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在许多水果中也普遍存在,因为不含热量且与蔗糖口感相近,赤藓糖醇一度受到消费者市场的欢迎。来自观研天下的数据显示,2019年市场爆发前我国赤藓糖醇的年总消耗量为1.12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3.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应为27%[1]。
如此巨大的消耗量,意味着在减糖的饮食趋势下,天然甜味剂将作为代糖越来越普遍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因此,人们关心代糖的安全性情有可原,但是赤藓糖醇真的那么可怕吗?是否应该就此给代糖判上死刑?
为了缓解焦虑,我们先说结论。学术研究有其依据也有其局限,目前来看,赤藓糖醇仍是业内最安全、很难寻找到替代的天然代糖。即使退一步,在科研界任何一款代糖可能都存在一些争议,但是比起蔗糖的危害来说,代糖仍然是更好的选择。
要讨论这个话题,必须先搞清楚赤藓糖醇到底是怎么来的。
赤藓糖醇是一种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活性物质,在海藻、蘑菇等真菌类,甜瓜、葡萄等瓜果类以及常见的发酵食品酱油、啤酒等物质中均存在[2]。
最早是在1848年,苏格兰化学家约翰.斯腾豪斯无意间在地衣中发现了赤藓糖醇,1956年加拿大一位教授观察到发酵可产生赤藓糖醇[3-4],直至上世纪90年代,日本工业将这一技术发展成熟,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如今,国内外普遍采用较多的生产工艺是微生物发酵法,主要以小麦、玉米或菌株为原料,其应用也并不仅局限于消费者所熟知的糖果、饮料、烘焙等食品行业。近几年来,赤藓糖醇的防龋齿性是其应用热点之一,在医药和日化行业都有不错的前景[5]。
回到这次事件的核心上,大多数人的焦虑和惊慌来自于被片面化解读的研究结论,那我们不妨来完整地看下这项研究:
美国医学博士Stanley Hazen带领团队对4139名55岁-81岁的老人,进行了维持3年的追踪观察实验,发现赤藓糖醇与血栓、心梗、中风这类不良血管事件具有相关性。随后其又选取了8个健康人进行前瞻性实验,让研究对象在2分钟内摄入300ml实验饮料,其中含有30g的赤藓糖醇,研究发现,饮用后被试血液中赤藓糖醇浓度较高[6]。
看完这两项明白人心里大概就有底了。
首先,实验研究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一方面,第一项研究的对象皆为中老年人,在不同比例上有高血压、心脏病史以及长期吸烟等健康问题。亚健康的高龄人群和普通人在身体状况上本来就有差异。说句实在话,家里如果有位有基础病的老人,吃啥确实都有可能引起健康指标变化。
另一方面,在前瞻性实验中,受试者需在2分钟内摄入30g赤藓糖醇。目前市面上一瓶0糖气泡水的容量约为480ml-600ml,赤藓糖醇含量约7-18g,这相当于你要在2分钟内喝掉至少两瓶气泡水,似乎也是不太现实的。
其次,需要解释的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Stanley Hazen博士在研究结论中提出的是,赤藓糖醇和心脑血管风险可能会有相关性,仍需确认对明显健康的受试者进行更长期随访中是否能观察到类似结果。
在三年时间的追踪中,可能会有许多干扰因素,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高,并不代表着一定是赤藓糖醇引起的。这就好比公鸡打鸣和天亮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公鸡打鸣导致天亮了,而是二者都与光线这一因素相关。
在热播剧《三体》中,也曾出现过“射手假说”和“农场主假说”解释这一统计学上的概念:农场里的火鸡每天中午十一点都会等到主人来喂食,火鸡中的一位科学家在长期观察后得出结论,每天上午十一点就会有食物降临,就在它向伙伴们宣布这个定律那天,它们没能如愿等来降临的食物,而是变成了餐桌上人类的午餐。
科学研究讲究严谨性,因此就连Stanley Hazen博士本人,都在论文发表后补充到,“该研究存在局限性,临床研究只观察到相关性,而非因果性,后续研究还需进一步验证在更多普通人群中的结果。”
就此来看,许多人从一项研究中的个别特殊案例直接得到“赤藓糖醇有害”这一结论,属实是有点断章取义了。
事实上,学术界也曾有不少论文研究指出,赤藓糖醇不会影响血糖或胰岛素水平,且有助于预防龋齿。2014年,医学期刊《糖尿病学报》上的一项研究对24名被试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实验,研究对象每天服用36克赤藓糖醇,并分别在其服用2小时和4周后评估血管功能,发现赤藓糖醇有正向作用,可能是糖尿病患者首选的糖替代品[7]。
所有关于赤藓糖醇的实证研究和临床反馈中,唯一较为明确的副作用是,一些肠胃敏感人群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腹泻,有研究显示这一分界线可能是单次摄入50g[8]。
但摄入糖醇引起的腹泻并不是一种疾病,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解释,这是因为在小肠中未被吸收的糖醇由于渗透作用可能导致腹胀、腹泻和胀气[9]。整体而言,赤藓糖醇天然、没有热量、不参与代谢,其安全性已经相对可靠了。
这是赤藓糖醇首次遭遇质疑,却并不是代糖的首次。代糖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过去100多年里,糖与代糖一直在上演世纪之争。
在2009年罗伯特·路斯廷教授发表了著名的《糖:残酷的真相》演讲之后,反糖大战彻底拉开帷幕。关于糖的危害,如今已经被诸多研究证实。要是细数,恐怕能列上“十大罪状”,首当其冲的是肥胖和衰老。
当下,全球减糖已经成为大趋势,我国也提倡减盐、减油、减糖,“三减”的健康生活方式。据欧睿国际调研,2015年开始,全球所有地区推出的软饮品类的蔗糖含量都有明显地下降。
图源:视觉中国
与之伴随的是代糖的兴起,这些天然甜味剂或人工甜味剂,可以实现极低的卡路里的同时,让人们毫无负担地感受到甜蜜的滋味。不过,自诞生之初,代糖这个挑战者的日子就没安生过。学术界对代糖安全性的研究一直在继续,也时常出现互斥的观点。
比如,第一款人工代糖“糖精”在1879年被发现。1955年,有研究指出,摄入大量糖精可能会导致雄性大鼠患膀胱癌。美国科学院从上世纪50年代起,多次成立过专门委员会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但最近的研究显示,糖精致癌性可能不是糖精引起的,而是与钠离子及大鼠高蛋白尿有关[10]。
目前应用较广的第三代人工代糖阿斯巴甜,诞生于1965年,距今也已有五十余年时间。去年,《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刊载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工甜味剂,尤其是阿斯巴甜和安赛蜜,与总体癌症风险增加正相关。
但也有权威医学期刊上的论文指出:食用人工甜味剂对癌症风险的影响在动物模型中争论了40多年,但总体而言,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与癌症之间的任何关系都没有定论[11-12]。
不难看出,几乎所有代糖类,不管是人工代糖还是天然代糖都遭遇到质疑,而且这些争议都仅限于学术界内部,目前还并没有确凿证据。
因此,关于“代糖如何危害身体健康”的言论一出来时,一些被代糖解决于水火之中的网友们也表态了:“又来制造焦虑,天天熬夜加班给心脏造成的风险更多,不差这点。”“相比代糖还在研究的坏处来说,普通糖的坏处直接又直观。”
确实,在过去数百年里,据不完全统计,蔗糖已经被证实会导致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痛风、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风险增加,以及现在儿童居高不下的龋齿率的最大元凶也是蔗糖。
再来看看代糖,阿斯巴甜被个别研究指出,有提高血糖水平,提高乳腺癌、淋巴瘤及肥胖相关癌症患病率和诱发焦虑的风险[13];Nature上一研究指出,安赛蜜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导致葡萄糖不耐受[14];美国有几项研究通过小鼠实验指出,三氯蔗糖可触发肠道接收功能紊乱导致其对葡萄糖吸收的增加,对血糖调节有负面影响[15];针对甜菊糖苷的一项动物研究表明,与普通糖类相比,甜菊糖苷并不会改善葡萄糖耐受性,或不能起到帮助控制体重的作用[16]。
也有蔗糖和代糖的对比研究。《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对超重男性和女性进行了一项10周的跟踪研究,这些超重的研究对象分别每天补充蔗糖或者代糖(由54%的阿斯巴甜、22%的安赛蜜、23%的甜蜜素和1%的糖精组成),结果显示,食用蔗糖组在10周后能量摄入、体重、脂肪量和血压都有所增加。在食用人工甜味剂的类似受试者中,没有观察到这些影响[17]。
说了这么多,不难看出:代糖确实有争议,但还在研究没有定论;在所有代糖中,天然代糖赤藓糖醇的安全性是更高的;而且,相比代糖在一两项指标上的质疑而言,蔗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才是全方位且肉眼可见的。
代糖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打破传统蔗糖带来的甜蜜魔咒,数代研究人员花费心血一次次迭代,试图给人们创造更美好的、没有负担的“幸福感”,所以显然代糖是比糖更好的选择。
再者,数百年来,代糖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已经很成熟了,随着技术发展,不够理想的代糖会被更少应用,甚至逐渐淘汰。对于代糖的使用剂量,国际上有着明文规定。比如,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认为,赤藓糖醇在食品中使用是安全的,非酒精饮料中添加剂量最高为1.6%。我国则规定赤藓糖醇的添加剂量不设限制,为科学计算能量,建议赤藓糖醇能量系数为0kJ/g,其他糖醇的能量系数为10kJ/g。
这些都充分说明,在规范使用下,代糖是安全的。如果实在担心,那还是只喝白开水是最合适的。
关心糖与代糖,本质上是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
代糖出现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活在糖业制造出来的假想世界里。上个世纪50年代,心脏病逐渐成为美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科学界怀疑致命原因可能是脂肪或者糖,国际糖业研究基金会花重金收买了明尼苏达大学的营养学教授凯斯,1956年他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七国研究,实际上是通过排除不利数据把心脏病的锅甩给了脂肪。
1972年营养学家尤德金出版《甜蜜的,致命的》一书,揭露了糖的危害的真相,被制糖业抨击为“科幻小说”。但他留下了警句,“我们获取更多信息的渠道早已被筛选,留给我们的是自由选择的幻觉。”
在许多食品饮料的广告中,我们都能看到宣扬糖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价值观。直至2022年,《纽约时报》还披露了饮料巨头是如何资助备受瞩目的科学家们,宣扬减重过程中人们应该更关注运动,而不是饮食。
代糖的出现及不断丰富,让人们有了可以看到真相,自我选择的权利。但关于代糖安全性的讨论,也引发出另一个思考,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因噎废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维茨曼科学研究所的Elinav博士在三氯蔗糖对血糖调节作用的研究中指出,“代糖的效果可能会因人而异,但不是我们原本认为的没有影响。我们需要提高意识,尽量避免摄入代糖,在我看来,喝水似乎是最好的办法!”
毫无疑问,我们都知道喝白开水,是保持健康最好的选择,可是我们之所以对糖上瘾,不仅是满足了口欲。对于我们为何如此嗜甜,神经学家研究了人类大脑和肠道对糖的欲望,心理学家研究了甜味会刺激多巴胺分泌带来愉悦感,人类学家甚至追溯了远古祖先找糖吃补充卡路里的历史。
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人类学助理教授斯蒂芬·伍丁指出,找糖和吃糖是人类本能,任何决定减少摄入糖的人,都是在对抗数百万年进化的压力[18]。
很显然,少有人可以拒绝糖的诱惑。代糖不提供热量,只提供甜味,能让我们在免除糖的危害之外,还能享受食品饮料中所谓的“极乐点”带来的快感。这难道已经不是更好的选择了吗?
人们总是追求更为苛刻的数字和毫无缺陷的解决方案,但生活是不断扣分的过程,人并非精密运转的机器,只有0和1两个选项。
世界是变化的,科技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很难保证当前的事物不会变得更好。如果自动驾驶在实验路段出现第一起事故的时候就被扼杀掉,那我们可能永远也看不到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代糖之争亦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当人们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更多元的审美、更多种满足健康和味觉双重享受的解决方案时,我们无法再回到原来那个糟糕的世界了——不管是最近关于赤藓糖醇的讨论,还是过去对代糖的无数次批判,都很难再推翻甜味剂的应用。
比起那未经证实的危害,人们更在意的是,不想再被商业世界制造出来的焦虑假象所困扰。
更多元的社会,是为了满足更自由的选择,为了0卡、0热量选择天然代糖,为了开心偶尔吃上一口满满的有着美德拉反应的红烧排骨也未尝不可。提供多种方案,然后把清醒选择的权利交给消费者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中国赤藓糖醇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2-2029年),观研天下
[2] 赤藓糖醇研究进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中国食品添加剂
[3] Examination of the proximate principles of some of the Lichens,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4] Production of polyhydric alcohols by osmophilic yeasts, 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5] 赤藓糖醇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中国食品添加剂
[6]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Nature Medicine
[7] Effects of erythritol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pilot study. Acta Diabetol
[8] Gastrointestinal tolerance of erythritol and xylitol ingested ina liquid,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 赤藓糖醇的科学共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10] 非营养型甜味剂的安全性研究进展及管理现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1] Artificial sweeteners—do they bear a carcinogenic risk? Annals of Oncology
[12]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ficial sweetener consumption and cancer in humans: analysis of 599,741 participant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
[13] Aspartame induces lymphomas and leukaemias in rats a L’aspartame induce linfomi e leucemie nei ratti
[14]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Nature
[15]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Nature
[16] Effect of stevia o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glucose tolerance in a murine model of diet-induced obesity,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17] Sucrose compared with artificial sweeteners: different effects on ad libitum food intake and body weight after 10 wk of supplementation in overweight subject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8] A taste for sweet – an anthropologist explains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why you’re programmed to love sugar,Stephen Wooding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物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